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素来备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重视,被赋予了相当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元素,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但影响深远、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即如此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见,最初的习俗是用竹筒来贮米投到水中,和后来包粽子的方式不太一样。那么如何由“竹筒贮米”演变到以菰叶包粽的呢?《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这个自称屈原的人说,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掉,因此他建议用菰叶将竹筒堵上,用彩丝绑好,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惧怕的。这就是后代用菰叶包粽子的雏形吧。据传说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南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如今,龙舟比赛已发展成国内外有特色的体育赛事,甚至将端午节看成是“体育节”。划龙舟进行比赛,是“取其轻利”,看谁划得最快。在“鼓击春雷”“棹歌乱响”中,水面艘艘龙舟,犹如“飞凫”,御风疾驶,棹影翻飞。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刺激性,参赛龙舟到达终点时,划龙舟者还要“翻身径入”水中,抢夺设在水中的浮标。“龙舟竞渡”和“抢标”,把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据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栓五彩线
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午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以避其毒。
端午节的驱毒避恶习俗,实际上多与讲卫生、防疾病有关,如插蒲草、艾叶,悬菖蒲,兰汤沐浴,用草木灰水煮粽子,采药斗百草,药酒外用避毒虫等。从传统防疫角度看,这些特殊的习俗活动有助于消瘟毒,除秽气,改善个人卫生。所以,也视端午节为“卫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