篛过村,位于南雄市水口镇,距市区约24公里,建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原居住在吉州泰和蜀口的欧阳叔权,为避元兵之乱,举家越岭南迁至篛溪开基,迄今740多年,族望一方,历传30代,有400余户,2000余人,是韶关较为罕见的宋代客家古村落。
这里全村的人都姓欧阳,所以这儿的欧阳氏宗祠广场也经过了几番修葺,成为村中最醒目的建筑。可能是前临浈江支流箬溪的关系,祠堂前并没有建泮池(是指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据说当年建欧阳氏宗祠时,是重金请了地理先生看过的,由于祠堂的门正对笔架山,因此就有“箬溪前朝笔架山,子孙后代都当官”之说法。
但传说在建宗祠放置大门时,众多工匠移来移去,却无法将大门正对箬溪对岸的笔架山,这时,来了个头戴斗笠的老人家,只是以手轻轻地挪移一下,宗祠大门就正正对准笔架山。村民好生感激,正要重谢,老人家却飘然而去,径直到箬溪畔,摘下斗笠往箬溪一挥,斗笠中箬竹的篛叶满溪飘散,老人家踏篛叶而过,如履平地;登岸后,顷刻化作白云,飘向笔架山。乡亲们这才明白,是遇到了神仙的护佑,往笔架山拜了又拜,更安心地安居此风水宝地。宗祠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匾,分别是“渤海堂”、“敦睦堂”、“欧阳氏大宗祠”。
地址:水口镇篛过村